元旦的来历和习俗(由来)
更新:2025-04-24 12:28
元旦,寓意着一年之初、一年的第一天,其中‘元’代表开始,‘旦’象征太阳初升。本文将探讨元旦的含义、历史变迁,以及它如何最终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。
.jpg)
元旦的含义
元旦的“元”是开始、最初的意思;而“旦”表示太阳刚刚出地平线之际,也就是一日的开始。故“元旦”就是指一年之初、一年的第一天。
元旦的来历
古代中国的元旦,并非如今的公历一月一日。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,到汉代定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,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。到民国时期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“顺农时”,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,把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“新年”,但仍称为“元旦”。1949年9月27日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”,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,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,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立春”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,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“春节”,阳历一月一日定为“元旦”,至此,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。
| | | | | |
| | | | | |
通过历史的演变,元旦从古代的多次岁首变更,到民国时期的公历新年确立,最终在1949年被正式定为阳历一月一日。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时代的进步,也让元旦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庆祝的重要节日。